东恒机械网

如何看待淮海经济圈?

  所谓淮海经济圈,就是淮海经济区。2022年国家发改委发了个文件,同意以徐州为中心,建设淮海经济区,划定了苏鲁豫皖十个市的范围,大约8000万人口。这说明从国家层面,批准和认可了淮海经济区,认定了徐州的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指明了今后发展的方向,对这个区域的发展是有利好和促进作用的。

  但是,面对现实,目前淮海经济区的发展还面临着很大困难,许多难题需要破解。一是淮海经济区十市隶属苏鲁豫皖四省,行政区划分割是一体化发展的最大障碍。

  二是淮海经济区范围内的苏北、鲁南,豫东、皖北地区,是四省的经济洼地,底子薄,基础差,缺少发展要素与动力。

  三是淮海经济区确定后,只是在纸上划了一个圈,在政策上支持的含金量不足,对于区域内城市的凝聚力吸引力不强。

  四是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徐州,虽然经济实力居于首位,但对区内的其它城市幅射带动能力不够,近年来发展速度低于济宁临沂。对于有8000万人口的经济圈,有些小马拉大车,力不从心,中心地位不强。

  如果要加快淮海经济区的发展,当前必须着力破解以上难题,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一是要从政治力介入,及早在行政区划上着手改革调整,建立淮海省,以早日打破行政分割,真正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合理调配各种生产要素,实现一体化发展。鉴于目前状况,在行政区划调整时,应适当缩小淮海省范围,把临沂济宁荷泽北部仍留给山东,人口6000万左右即可,这样就避免了徐州幅射面不到的问题,比较符合实际。

  二是要在改革开放政策上对淮海经济区给予有力支持,参照对沿海省份及海南省自贸区的若干政策,放宽放开放活,赋予发展动力与活力。鉴于该区是农业大区,是国家的粮仓,要给予财政补贴资金支持,以稳定三农地位。

  三是要着力加强徐州的中心城市地位。可把砀山萧县微山台儿庄等划为徐州市范围,以扩大徐州的城市发展腹地。徐州市要强化招商引资,招智引才,巩固提升传统制造业,着力发展人工智能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业,以产业支撑中心城市地位。要充分发挥沿海优势,以连云港港口带动对外开放与外经外贸加速发展。要加快建设高铁高速地铁等快速通道,形成徐州与区内周边城市的互连互通,以强化中心城市的幅射带动功能。

  四是以徐州为重点,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医疗事业。以科技教育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以文化纽带加强淮海经济区的联系,促进该区发挥后发优势,取长补短,集聚合力,早日成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成为我国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

  淮海经济区如果没有大规模的行政区划调整,必定将是群龙无首,各自为战,很难突破各城市在各省疲弱的现状!

  中国各个地方都有经济区域的概念,有一省之内的,有跨省之间的,但真正能称之为经济区的唯有长三角和大湾区两地。大湾区全部在广东一省范围之内,令出一门,协调无障碍。长三角有上海这个巨无霸的存在,颇有号令天下之气势,因此长三角经济区内部也颇为协调。

  而所谓的淮海经济区则不然,甚至有没有淮海经济区都值得讨论。要成为经济区,区域内部必定协调发展,各司其职。而如今的淮海只能成为地区,而不是经济区。淮海经济区实质上就是四省交界处,各省吊车尾集团之间的抱团取暖。然而却是各怀心思,各自为战,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统一的经济区域。

  先从淮海地区的中心城市徐州说起,徐州是淮海经济区唯一的二线城市,经济实力超群,这是放在淮海来看的。然而在江苏省内部,徐州则是不显山不漏水的存在。不仅总体实力在江苏内部不能排名靠前。甚至徐州市本身就是一个人口外流城市,有高达100多万徐州人外出务工。如此的人口吸引力,连徐州本地人都吸引不了,何谈吸引其他三省人士。因此,作为名义上的淮海中心城市,徐州吸引力极弱。

  鲁南、豫东、皖北几乎都是三省的边缘地区,既不在省会核心都市圈之内,也没有区域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规划。而又都是人口大市,产业薄弱。这些外出人口大市,外出的第一站要么是长三角等地,要么是各自省会,谁会想到徐州?

  四省各市已是各自为战,各怀心思,毫无淮海经济区的概念,淮海经济区在如今的情况要要融为一体,加强协调发展,是千难万难。所剩下的仅有一个名字而已。现状就是一盘散沙!

  而要想真正做成区域经济区,唯有行政区划改革,中西部的强省会战略打造的如火如荼,省会城市有着省内独一无二的话语权和广阔的人口、资源腹地。淮海经济区如果要发展,唯有破除现有行政格局,设立新的省份或直辖市。

  其实徐州如果直辖,倒是和重庆直辖模式极为相似。重庆的圈地直辖画了一大片土地和人口,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扶贫。如今重庆的发展是有目共睹。徐州直辖,可参照重庆模式,圈地直辖,将四周的各省城市都纳入其中,形成自己的腹地。

  唯有如此,淮海经济区才能真正称之为经济区!获得实质的发展!

  淮海经济区成立于1986年,最初由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省20个地级市组成,到2022年国家发改委规划明确的淮海经济区范围缩减为10个地级市。

  ▲1986年刚成立的淮海经济区范围

  ▲2022年明确的淮海经济区范围

  这主要是因为周边经济圈逐渐发展扩大,不断吸纳新的城市,“蚕食”淮海经济圈。比如,郑州经济圈划走了开封、周口,还好河南省留个商丘市,否则淮海经济区可就只覆盖三个省了,这就量变引起质变了;淮安、盐城向长三角靠拢;泰安被济南经济圈吸纳,日照归属青岛经济圈。慢慢地就缩减到现在的范围了,随着时间推移,不与中心城市徐州紧邻的商丘,可能也会投入郑州经济圈的怀抱。

  这应该主要是徐州市在推动。徐州最近十年发展迅速,经济实力逐渐甩开了山东临沂、济宁,城建也在大踏步前进,成为了淮海经济区内第一个通地铁的城市,大有成为北方第一地级市的势头。

  ▲徐州市地铁规划图(目前已开通1号线,2号线计划2022年11月运营)

  徐州这么强,但“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这些定位和称号通通没有,更不可能去竞争“国家中心城市”,所以只能争取一下区域中心城市了,在淮海经济区内当老大也未尝不可。能整合好整个淮海经济区的资源,将周边城市紧紧团结起来,便能更好地塑造徐州城市形象,助推徐州经济发展。

  徐州凭借着交通枢纽位置和江苏省整体强大经济实力的带动,最近几年的确突飞猛进,经济实力挤进全国前30强,但是周边城市也不差,特别是山东省的临沂、济宁、菏泽,实力也是响当当的,如果没有实质性的好处,它们当然不会甘愿当“小弟”。

  ▲中国百强城市分布图

  与徐州市紧邻着的枣庄和宿州就另当别论了,徐州的发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惠及这两座城市,比如说规划中的徐州地铁修到宿州萧县、徐枣城际等。

  连云港、宿迁、商丘这些城市,那就无所谓了,这个淮海经济区成立与否,对它们影响都不大。

  我是山东临沂人,在徐州工作过一年,在火车上经常遇到宿州人,这些地方百姓的口音和风俗习惯,简直一模一样,我太希望淮海经济区可以做强做大了。但是,可能要事与愿违了。

  来看看一张地图,中国贫困地区分布图。很明显,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经济圈是华东地区最大一块贫困连片区,没有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和财富牵引,只凭着惺惺相惜、抱团取暖的精神怎么发现的起来?更何况淮海经济区本来就貌合神离,没有凝聚力,也没一个足够强大的城市带来牵引力。

  ▲我国贫困地区分布图

  淮海经济区地处京沪中间,是京津冀、长三角之间的经济洼地,真心希望在徐州市的带领下,它可以大踏步前进,成为一个增长极和经济隆起带。

  不管什么圈都和国家给的政策有太大的关糸,自己再怎么国家不扶持也不行,淮海经济圈要想实现跨跃式发展,首先是当地政府统一观念,解放自我保护思想,国家给政策上支持,资金,大项目,人材,宣传等,只要国家支持绝对中国又一经济强力经济增长点!

  徐州济宁临沂三城呈三角形布局,枣庄市位居三角形的中心位置。枣庄市实力在这四个城市之中目前最弱。但是枣庄市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要积极作为,首先推动以枣庄为中心的交通建设。徐济临三城都很强,枣庄人口和城市规模都无法与三城竞争。但是把自己做成徐济临三城联系的纽带,发展休闲旅游度假等第三产业会非常有潜力。把枣庄市打造成生态精致宜居特色城市是未来的重要方向!

  其实当前虽然有淮海经济区这一概念存在,不但是在民间有讨论淮海地区的说法,天气预报等相关部门,在介绍这一地区时,也经常会以淮海地区为范围名词。但是当前淮海经济区的概念,已经没有前些年那样提起的次数多了,可能也就淮海地区以及淮海地区所涉及的省份,对这一经济区比较关心,其他地区,可能有些人甚至都不知道。

  淮海地区画圈简单,形成经济圈很难!最早在1986年成立的淮海经济区,横跨三省二十个市,纯粹就是摊大饼,也看不出谁是核心城市,由谁来引领。那时是改革开放初期,先划块地方试点,还没有周全的规划。之后陆续有十二个市退群,现在其实已变成了徐州都市圈,淮海经济圈也就剩个高大上的叫法,下面附的两张图能看出前后变化。

  淮海经济圈已成立三十多年,都谈不上发展缓慢,可以说是毫无进展。这和中心城市徐州的自身实力不强,领导力不够,辐射带动能力弱有关。从一些退群城市分析,盐城向沪苏南靠拢,淮安进入南京都市圈,莱芜已经并给了济南,合肥吸走了阜阳和蚌埠,青岛吸走了日照和临沂,这些中心城市都比徐州强的多,像拔河一样拔走了一群。

  现在的徐州都市圈比较靠谱,毕竟在留下来的城市中徐州非常突出。应该说希望与难度并存,目前核心城市的自身实力还须进一步增强,最难的还在跨行政区域的协调发展,这牵涉到三省各地区方方面面的利益。当务之急应该是尽快协调,起草产业统一布局规划。发展都市圈是为了合理利用资源,优势互补,共同进步,要的是一加一大于二,决不能变成简单的报表合并。

  淮海经济区位于苏鲁豫皖交界处,包括苏北、鲁南、皖北以及豫东部分城市,总面积17.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23亿人。有三个印象:

  1.经济落后,生活贫困。该区域属于平原,人口稠密,但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基本靠农业。有些地方还属于国家级贫困县,人民生活贫困。可以说,“穷”是第一印象。

  2.行政管理分散,思想观念落后。该区域分属四省管辖,行政资源分散,也没有建立区域间协调合作机制,无法集中力量办大事。且无论政府还是民众,思想观念落后,靠天吃饭,创新意识和动力明显不足。有些地方甚至腐败严重,营商环境不佳。

  3.发展空间巨大,但艰难中求发展。该区域区位优势突出,人多,发展前景大。尤其苏北、鲁南发展较快,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但由于思想观念落后、行政资源分散等缺陷,大发展、大进步并不容易。区域内也无足够强大的中心城市带动,只能是在艰难中求发展,未来较长时期内仍然会属于落后地区。

  完全是自娱自乐,完全没有合作基础,每个省都不可能给徐州做嫁衣,更重要的是,官员的升迁都在本省,各种因素叠加,注定是失败的,因为大家没有共同的利益,所以也没有合作的基础,只有有共同的利益,大家才会携手并进,现在而言,完全没有

  大家对于这样一个经济圈作用的期待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从实质意义上并没有看到有多大的效果,原因在于什么呢?地跨四省十个地市,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谁是谁的老大?没有这种行政隶属关系,仅靠建立备忘录,又如何能够实现这个区域经济的腾飞呢?

  那么为什么还要弄这样一个经济圈呢?

  这是由于,这个地方的人文地理特产气候等各个方面都相差无几,从历史上而言,一条黄河将这些地区老百姓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这里基本都处在故黄河下游的两岸,也是黄泛区,所以气候条件与土壤条件非常的接近,经济发展的特色也相差无几。

  一些物产在这里也是基本共生共存的,比如砀山的酥梨,在河南商丘的宁陵同样存在,在江苏丰县的大沙河也有分布,味道也是相差无几,只不过是砀山的面积更大,更有名气一些而已,其实,都是一个品种。

  再比如畜牧业的特色,这一带主要以养猪羊为主,说起羊,这一带的原有品种叫做黄淮山羊,只是各个省的叫法不同,有的叫黄淮山羊,有的叫槐山羊,有的叫白山羊。

  再比如说矿产资源,也多以产煤炭为主,安徽区域的宿州和淮北、河南区域的商丘的永城,山东的枣庄,还有江苏的徐州。

  农作物基本是果树、玉米和小麦,地形地貌也主要是以平原为主。

  在历史上,这些地方也是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民间也多有一种期待,能够单独划为一个省,更有利于这一带的发展,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个地方的经济特色非常的特殊,比如安徽区域的宿州和淮北与安徽的其他地市的经济特色有着显著的不同,特别是与南方的地市,山东的枣庄与济宁与省区的其他地市的经济也有明显差异,江苏的连云港、徐州、宿迁基本在江苏省也是处于非常落后的境地,与苏中苏南的经济特点差之千里。

  概括的说,这个区域各个地市的经济在本省来说都是属于相对落后的地区,将这样一个地方的经济真正的让其腾飞起来,靠这种松散式的经济圈,肯定是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的,只有真正的上升到行政区域规划的高度上来,才能真正的实现淮海经济圈的快速发展与腾飞,成为一个新的高速经济发展体。

  

如何看待淮海经济圈?

  

如何看待淮海经济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摇臂钻床_数控钻床_多轴钻床_台式钻床-东恒机械网 > 如何看待淮海经济圈?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